1.從胎盤娩出至產婦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復至非孕期狀態(tài)的一段時間,稱為產褥期,一般為6周。
2.產褥期子宮變化最大。自胎盤娩出后的子宮狀態(tài)逐漸恢復至非孕狀態(tài)的過程稱為子宮復舊。產后第1天子宮底平臍,以后每日下降1~2ml。產后1周在恥骨聯合上可捫到子宮底約妊娠12周大小;產后10天,子宮降至骨盆內,腹部檢查測不到子宮底;產后6周恢復到正常未孕期大小。約產后3周,除胎盤附著面外,子宮腔內膜基本完全修復,胎盤附著處的子宮內膜修復需6周。
3.不哺乳產婦一般于產后6~10周月經復潮,在產后10周左右恢復排卵;哺乳產婦因催乳素的分泌可抑制排卵,月經復潮延遲,甚至在哺乳期間月經一直不來潮,平均在產后4~6月恢復排卵。產后較晚恢復月經者,首次月經來潮前常有排卵,故哺乳婦女在月經恢復前也有受孕的可能。
4.產后72小時內,由于子宮收縮,胎盤循環(huán)停止,大量血液從子宮進入體循環(huán),以及組織間液的回吸收,使回心血量增加15%~25%,原有心臟病的產婦易發(fā)生心力衰竭。
5.產后隨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處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惡露分為血性惡露、漿液惡露和白色惡露。血性惡露持續(xù)3~4天轉為漿液惡露,漿液惡露持續(xù)10天左右變?yōu)榘咨珢郝,白色惡露持續(xù)3周干凈。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xù)4~6周,總量約250~500ml。若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胎盤、大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時,惡露增多,血性惡露持續(xù)時間延長,并有臭味。
6.產后需做好外陰的清潔護理,每日用1:5000稀釋聚維酮碘溶液沖洗外陰2次。每次沖洗前應先排空膀胱,掌握由上至下的沖洗原則,動作輕柔,勿使沖洗水進入陰道,以免引起感染。水腫嚴重者局部可用50%硫酸鎂濕熱敷,每日2~3次,每次20分鐘。如有側切傷口,采取健側臥位,勤換會陰墊。
7.嬰兒從出生至產后6個月內,除給母乳外不給嬰兒其他食品及飲料,包括水(除藥品、維生素、礦物質滴劑外),稱為純母乳喂養(yǎng)。
8.母嬰同室:指產后母嬰24小時在一起,母嬰分離不應超過1小時。
9.哺喂母乳時,母親可采取坐位或臥位,全身放松抱好嬰兒。母親的手指貼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拇指輕壓乳房上部,托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頭處,示指支撐著乳房基底部。嬰兒的頭與身體呈一直線,臉對著乳房,鼻子對著乳頭,身體緊貼母親。嬰兒的下頜接觸到乳房,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都含在嬰兒口內,下唇外翻,嬰兒嘴下方露出的乳暈比上方少。
10.乳頭皸裂的主要原因是嬰兒含接姿勢不良。發(fā)生皸裂后,若癥狀較輕,可先喂健側乳房,再喂患側。喂奶結束時,母親用食指輕輕向下按壓嬰兒下頜,避免在口腔負壓情況下拉出乳頭而引起局部疼痛或皮膚損傷。每次哺乳后,再擠出數滴奶涂于皸裂的乳頭、乳暈上,并將乳房暴露在新鮮空氣中,使乳頭干燥,有利于傷口愈合。
11.若哺乳期乳房出現紅、腫、熱、痛的癥狀,或有硬結,提示可能患有乳腺炎。輕度時,喂奶前熱敷乳房4~6分鐘并按摩乳房,由乳房外側向乳頭方向環(huán)行按摩。喂奶時先喂患側,因饑餓時的嬰兒吸吮力最強,有利于吸通乳腺管。同時按摩患側乳房,充分吸空乳汁,并增加喂奶的次數。喂奶后母親應充分休息,給予清淡飲食。體溫高時應多喝水,遵醫(yī)囑給予抗生素或鎮(zhèn)痛藥。
練習題
1.產褥期子宮恢復到正常未孕期大小的時間是在產后
A.1周
B.10天
C.3周
D.6周
E.10周
答案:D
2.血性惡露大約持續(xù)的時間為
A. 1~3天
B. 3~4天
C. 4~6天
D. 10天
E. 3周
答案:B
3.產婦32歲,1天前自然分娩一男嬰,分娩過程順利,目前生命體征平穩(wěn),子宮復舊正常,會陰部左側有一側切傷口,該產婦適宜的臥位是
A.平臥位
B.半臥位
C.右側臥位
D.左側臥位
E.頭高腳低位
答案:C
4.產婦28歲,產后5天,母嬰同室,母乳喂養(yǎng)。昨日因乳頭皸裂導致哺乳困難,導致乳頭皸裂的主要原因是
A.嬰兒吸吮力太強
B.哺喂次數過多
C.乳汁淤積
D.母親哺喂姿勢不良
E.嬰兒含接姿勢不好
答案:E
5.產婦25歲,產后14天,因乳房紅腫、疼痛就診,診斷乳腺炎。護士告知產婦由于是輕度乳腺炎,可以繼續(xù)哺乳,哺乳時正確的護理措施是
A.每次喂奶時先喂患側再喂健側
B.每次喂奶時先喂健側再喂患側
C.喂奶前先熱敷乳房5~10分鐘
D.由乳頭向乳房外側環(huán)行按摩
E.充分吸空患側的乳汁,適當減少喂奶的次數
答案:A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初級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
2022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2022初級護師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