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參考答案 |
第九章 審計證據(jù)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有關審計證據(jù)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審計工作中通常不涉及鑒定文件記錄的真?zhèn)危菓斂紤]用作審計證據(jù)的信息的可靠性
B.注冊會計師用觀察、檢查及函證、詢問、重新計算和分析程序各方法均可獲取與內部控制相關的審計證據(jù)
C.注冊會計師自行獲取的審計證據(jù)通常比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證據(jù)可靠
D.在某些情況下,存貨監(jiān)盤是證實存貨存在性認定的不可替代的審計程序,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不得以檢查成本高或難以實施為由而不執(zhí)行該程序
2.下列關于審計證據(jù)的其他信息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可用作審計證據(jù)的其他信息包括注冊會計師從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獲取的會計記錄以外的信息
B.會計記錄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審計證據(jù)作為對財務報表發(fā)表審計意見的基礎,注冊會計師還應當獲取用作審計證據(jù)的其他信息
C.附有驗貨單的訂購單屬于審計證據(jù)的其他信息的范疇
D.財務報表依據(jù)的會計記錄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共同構成了審計證據(jù),兩者缺一不可
3.注冊會計師獲取的下列以文件記錄形式的證據(jù)中,證明力最強的是( )。
A.銀行存款函證回函
B.購貨發(fā)票
C.產品入庫單
D.應收賬款明細賬
4.在以下注冊會計師所實施的審計程序中,屬于專供注冊會計師實施控制測試時采用的審計程序有( )。
A.根據(jù)被審計單位當期專門借款計算其資本化金額,并與當期相應的在建工程或已結轉的固定資產成本進行明細核對
B.將被審計單位審計年度的毛利率與去年同期比較
C.向被審計單位在審計年度發(fā)生過業(yè)務往來的銀行發(fā)出詢證函
D.實施重新執(zhí)行程序
5.下列有關函證的說法中不恰當?shù)氖? )。
A.通過函證后,注冊會計師如果發(fā)現(xiàn)了不符事項,注冊會計師應當首先提請被審計單位查明原因,并作進一步分析和核實
B.函證是比較有效的審計程序,即使有跡象表明收回的詢證函不可靠,注冊會計師也不用再實施其他適當?shù)膶徲嫵绦蛴枰宰C實
C.一般情況下,注冊會計師以資產負債表日為截止日,在資產負債表日后適當時間內實施函證
D.如果采用審計抽樣的方式確定函證程序的范圍,無論采用統(tǒng)計抽樣方法,還是非統(tǒng)計抽樣方法,選取的樣本應當足以代表總體
6.以下項目中,必須實施函證的是( )。
A.長期投資
B.應收票據(jù)
C.銀行存款
D.應付賬款
7.下列有關函證時間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注冊會計師通常在資產負債表日后適當時間內實施函證
B.如果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低水平,注冊會計師可選擇資產負債表日前適當日期為截止日實施函證
C.如果注冊會計師選擇資產負債表日前適當日期為截止日實施函證,需要對所函證項目自該截止日起至資產負債表日止發(fā)生的變動實施實質性程序
D.如果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對應收賬戶余額實施函證程序,注冊會計師僅對截止日期與資產負債表日期間實施控制測試即可
8.下列選擇的被函證者不適當?shù)氖? )。
A.對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注冊會計師通常向股票、債券專門保管或登記機構發(fā)函詢證或向接受投資的一方發(fā)函詢證
B.對預收賬款,通常向銷貨單位發(fā)函詢證
C.對應收票據(jù),通常向出票人或承兌人發(fā)函詢證
D.對保證、抵押或質押,通常向有關金融機構發(fā)函詢證
9.下列有關分析程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與實質性分析程序相比,在風險評估過程中使用分析程序所進行比較的性質、預期值的精確程度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證水平
B.如果數(shù)據(jù)之間不存在穩(wěn)定的可預期關系,注冊會計師將無法運用實質性分析程序,此時只能考慮利用檢查、函證等其他審計程序收集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
C.與實質性分析程序相比,在風險評估過程中使用分析程序所進行的分析和調查的范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證水平
D.分析程序可以幫助注冊會計師發(fā)現(xiàn)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或盈利能力發(fā)生變化的信息和征兆,識別那些表明被審計單位持續(xù)經營能力問題的事項
10.下列不屬于注冊會計師在確定實質性分析程序使用的數(shù)據(jù)是否可靠時所考慮的因素是( )。
A.可獲得信息的來源和可比性
B.可獲得信息的性質和相關性
C.可獲得信息的數(shù)量
D.與信息編制相關的控制
相關推薦: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