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紅河州州委宣傳部部長伍皓公布其公車牌號引起的熱議,連日來持續(xù)不絕。此舉本是好事,可不小心暴露了另一問題,如質疑者所稱,副廳級官員伍皓沒資格享受專車待遇。支持者則認為,應看到體制內此類改革的積極影響。伍皓回應稱,這不是“專車”而是“公車”,主動公布車牌是“微改革”;如果全國每個地方、每個部門、每個單位都能堅持“微改革”,就可能匯成改革最強音。
伍皓確實沒資格配專車,他在被質疑后將“專車”偷換為“公車”的辯護也站不住腳,因為如果這車只是官員們公用的車,伍皓怎么會又怎么有權將車牌號公開以接受監(jiān)督?事實上,這已承認是他的專車。作秀時不小心暴露了問題,既然錯了,就該認錯,不要拿“我主動公布車牌號接受監(jiān)督”的光榮來掩飾“違規(guī)配備專車”的問題。公開車牌后面對質疑,是接受民眾監(jiān)督的應有之義,不能以“你們所質疑我的不是我所期待你們監(jiān)督的”來回避。
其實,上述彈贊兩種態(tài)度本來不構成沖突:一方面輿論贊賞伍皓向自己開刀、主動接受監(jiān)督的微改革精神,這對于推動體制變革很重要;另一方面,輿論是在質疑伍皓“專車待遇”的資格,從而批評官員亂配專車的潛規(guī)則——請注意,人們并沒有質疑伍皓公開車牌的舉動本身,而是質疑他違規(guī)配專車,兩者并不矛盾。
伍皓應對輿論的種種抱怨中,隱含著這樣的意思:有幾個官員主動公開了車牌號以接受監(jiān)督?你們質疑我,不是在打壓官員的改革積極性,讓體制內改良者寒心嗎?如此苛責,官員們還敢自我改革嗎?這些話伍皓雖沒有說出來,但以往我們聽多了類似抱怨。
這樣的情緒,暴露出政府和官員自我改革的局限與硬傷,而這也是當下中國改革難以推進的困境和僵局所在。
我們很多領域的改革,都缺乏來自異體的、外在的、民主的改革壓力,走的多是“自己改自己”的改革之路,它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和官員的改良自覺與道德自覺。典型如公車改革,至今并沒有一種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力量迫使地方政府去改,改不改、何時改、如何改,愿不愿意試點、愿意推進到什么程度,基本上都憑地方上自覺,于是就有了花樣百出的各式改革方案,也有了這里改那里不改的多種制度并存。
作為一個自我改革者,伍皓是帶著“自我改革很光榮”的心態(tài)走到輿論聚光燈下,雖說“接受監(jiān)督”,但未必做好了接受監(jiān)督的心理準備,其希望聽到的盛贊恐怕多于批評。自我改革者往往習慣了贊美,并不真正習慣被批評被質疑,一遭遇質疑,便會撒嬌甚至立刻賭氣似地回到不改革的狀態(tài)。因為可以選擇不改革,而且也確實有很多官員在道德上比他們差太多,他們便容易膨脹出一種道德優(yōu)越感,沉浸于“自我改革”的道德幻覺中并自負地拒絕外在批評。
很多地方的公車改革和財產(chǎn)申報改革,之所以一遇到輿論質疑就停滯,也都和此種情緒有關。既然可以選擇不改,我改了還被質疑,于是干脆就不改了。
自我改革者還有另一重專斷邏輯,即對輿論監(jiān)督議題的操縱。伍皓也許確實是歡迎輿論監(jiān)督的,但他儼然覺得輿論應該按他所期待所能接受的、他所暗示的方式,在他希望的方向上選擇性地去監(jiān)督。他公開車牌號來讓輿論監(jiān)督其公車私用,似乎輿論就不該質疑他其他方面。這不是真正的輿論監(jiān)督,而是為權力涂脂抹粉的“奉命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不是官員的工具和道具,監(jiān)督什么、如何監(jiān)督,這是媒體人和公眾的事,官員作為被監(jiān)督者,只有順應的份兒。不少地方推出某項改革政策,有記者前去采訪,地方官常會帶著強烈的操縱欲去指導記者:你們媒體應從這個角度去報道,不要報其他的。
如何才能破解這種自我改革的局限和硬傷?當前需要做的,不是去慣去縱容那種傲嬌的小情緒,而是改變“自己改自己”的改革路徑。改革不是對民眾的施舍,也不是恩澤,而是為官者的責任和使命,你不改,外界的力量就可以就會強迫你改。收起那些小脾氣小情緒吧,民意的力量不容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