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熱點概述
新華社報道:近日,陜西西安市未央?yún)^(qū)第一實驗小學給部分學生佩戴"綠領巾"一事在社會上引發(fā)不小關注。據(jù)傳這所學校給表現(xiàn)差的一年級學生佩戴綠領巾,表現(xiàn)好的學生佩戴紅領巾,調(diào)皮、學習不好的學生就得戴綠領巾,老師要求上學、放學都不能解開,不然就在班上點名批評。校方稱此舉是為激勵學生上進,家長認為這是給差生貼"標簽"。
二、相關評論
@西安市教育學會會長許建國認為,佩戴紅領巾是一項嚴肅神圣的行為,盡管佩戴"綠領巾"的出發(fā)點是激勵孩子成長,但紅領巾、綠領巾的同時出現(xiàn)卻讓紅領巾"變味"了,變成了一種待遇、一種榮耀,不利于孩子對紅領巾的認知與尊重。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的某些教育工作者,缺的豈止是愛?還缺乏尊重,缺乏寬容,缺乏理解,缺乏人性,缺乏教育的藝術……@雖然學校有些委屈地說,他們的本意只是為了"激勵"那些還不夠入隊條件的學生,但如此"激勵"手段顯然更多被理解成了壓力與打擊,缺少對于孩子自尊心、平等意識的理解與關注,難以達到激發(fā)上進心的目標。
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應該以健全人格的公民為培養(yǎng)目標,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遠遠大于"成才"。然而,眼下的現(xiàn)實卻恰好相反。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態(tài)度將"育人"過程擠壓得十分扁平,不僅讓孩子承受了難以負擔的學業(yè)壓力,更將庸俗淺薄的功利化價值觀念植入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很難想象,一個從未感受到平等與尊重的"差生",如何能夠擁有適度的自尊自重意識、不以對立的情緒看人處世;也很難想象,一個僅因學科成績優(yōu)秀或擁有了"紅領巾"、"五道杠"就被嬌縱的"優(yōu)等生",即便日后成為"精英",便會陡然懂得平等待人、體恤弱勢人群。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勞凱聲:正面的強化和負強化兩種教育方法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都是需要的,但是作為一個老師來說,在實施負強化,也就是批評的、否定的、處分的方法要特別謹慎,也就是說必須要在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人權利,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的基礎上來幫助他們、要求他們。那么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最終的目的,但是這種標簽式的做法很容易最后被解讀成為就是一種按好壞來做的分類。最終,我覺得我們的任何一種教育的措施、教育的方法還是要看它的效果,也就是說它對孩子來說,它是起到了正面的促進的作用呢,還是對孩子的發(fā)展起了一種損害的作用。
@有些人認為學校的出發(fā)點還是好的,想通過這種帶綠領巾的方法激勵差學生迎頭趕上。但我不認同這種說法,許多教育實踐證明,教育孩子應該以表揚、以鼓勵為主,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多發(fā)現(xiàn)差學生的優(yōu)點,多在公開場合表揚差學生的優(yōu)點,以此激發(fā)差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不是生硬的把他們分類排隊,讓差學生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看不到自己的未來,這樣很可能一些學生會自暴自棄,其產(chǎn)生的后果不僅僅用一句教育的失敗就可以敷衍過去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西安市未央?yún)^(qū)第一實驗小學給差學生戴綠領巾的做法我認為就屬于不會教的老師,他們不懂教育學,對差學生沒有耐心,沒有愛心,沒有信心,才會出此下策。
三、模擬題
近日,西安某小學出臺一項新舉措,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可以繼續(xù)戴紅領巾,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必須戴綠領巾。此項規(guī)定經(jīng)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批評聲不斷,學校解釋說是初衷是為了為了激勵學生,早日帶上紅領巾,對此你怎么看?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