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13歲少年小傳旺被被充氣泵塞入肛門導致腸穿孔等多處損傷。事件經(jīng)媒體報道引發(fā)社會轟動,以“天使媽媽”為代表的NGO組織在第一時間宣傳呼吁、快速籌集 善款、最大化協(xié)調社會資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在愛心如潮的同時,在新的社會信息傳播格局下,整個過程類似是在玻璃盒子中進行 的,需要24小時全天候的面對公眾的監(jiān)督。圍繞救助過程,針對NGO天使媽媽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從對北京接收醫(yī)院資質的懷疑到善款最后的使用分配,以及對 傳旺家人的安排等方方面面的細節(jié)無不在討論的范圍內。
【標準表述】
[分析]
在過去20多年,中國公益慈善組織主要瞄準受益人的需求,對捐贈人的需求、動機、內心感受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捐贈人常常被忽略,知情權、監(jiān)督權被剝奪。善款的使用情況,大部分捐贈人無從知曉。因為善款流向及慈善機構本身行政支出不透明,導致很多人對捐款的信心不大。
我們的慈善機構公開透明的運作機制一直以來很難建立,除了中國民間慈善事業(yè)層次還比較低,公益組織缺乏人才,管理欠規(guī)范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公益組織 背后的那只“行政之手”,使得公益組織在向社會募款時,呈現(xiàn)為社會組織面貌;在使用善款時,遵循行政運作機制;在決策時不獨立、在問責時無責任人。
這在很大程序上模糊了公益組織的責信機制,甚至使其成為政府聚斂社會資源的途徑,而不是公益組織應扮演的“散財之道”。因此,民眾所希望的“透明”存在現(xiàn)實障礙。
民間慈善能量很大,但問題也不少,亟須規(guī)范。就目前情況而言,慈善信息來源不明,慈善行為不夠公開,珍貴的善款成為“糊涂賬”;慈善組織五花八門、名目龐 雜,真假難辨、良莠不齊等等,都給人們留下了猜忌和質疑的空間,給更多社會慈善活動制造著障礙。也許大部分慈善活動中并沒有渾水摸魚、借機斂財者存在,但 就因為不夠規(guī)范,受到了許多子虛烏有的苛責和指摘。
基于以上種種情況,要想加強慈善組織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慈善機構要敢于面對和接受來自社會各方力量的監(jiān)督,以贏得公眾支持和信任,推進中國慈善事業(yè)整體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