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選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中國古代“內(nèi)發(fā)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2.( )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王陽明
3.建國以來,我國小學教學改革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改革( )。
A.教學方法
B.教學內(nèi)容
C.教學組織形式
D.考試制度
4.一個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普遍實施一定程度的基礎(chǔ)教育的義務形式稱為( )。
A.普及教育
B.普及基礎(chǔ)教育
C.普及國民教育
D.普及義務教育
5.我國于l986年第一次將( )正式列入課程總計劃。
A.體育活動
B.群眾活動
C.文娛活動
D.課外活動
6.“拔苗助長”、“陵節(jié)而施”違背了身心發(fā)展的( )。
A.階段性
B.差異性
C.不均衡性
D.順序性
7.基礎(chǔ)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chǔ)學力的培養(yǎng),即以“三基”為中心的基礎(chǔ)教養(yǎng)!叭笔侵( )。
A.讀、寫、畫
B.讀、算、畫
C.讀、寫、算
D.畫、寫、算
8.分為兩個階段的學校教育層次是( )。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兒教育
9.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改革。
A.教學內(nèi)容
B.教學方法
C.課程
D.教育體制
10.學生具有發(fā)展的( )。
A.潛在性與現(xiàn)實性
B.潛在性與可塑性
C.可能性與現(xiàn)實性
D.可能性與可塑性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