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人永遠不會吃虧”、“誠實是待人處世的法寶”,這些箴言警句我們耳熟能詳。可是,時下有些人并不是這么想的,也不是這么做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諸多不講誠信、造假販假的現(xiàn)象,如假酒、假種子、假職稱、假新聞、假文憑等等,令人防不勝防。這些盡管不是主流,但對社會風氣的危害很大。由此,有些人發(fā)出這樣的感嘆:“這年頭,誠實人做不得”、“誠實人沒好報、總吃虧”。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實在人、老實人真的沒有好報嗎?其實未必,“天道”還是“酬誠”,付出的真誠一定會有回報的。
天道酬誠,是“天道”使然。《禮記》中講:“德者,得也!薄暗隆迸c“得”不但發(fā)音相同,而且有內在聯(lián)系和因果關系:“德”為“得”之基,“得”是“德”之果!暗隆迸c“得”之間的這種因果關系,可以說是“天道”,即客觀規(guī)律。有時人們可能會因為講誠信而被蒙騙、吃虧上當,但從長遠看,他所得到的一定會與付出的相稱,因為講誠信會贏得越來越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反之,不講誠信、坑蒙拐騙,雖然可能得逞一時,但終將身敗名裂。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誠信和諾言不僅僅是幾句話,如果你說了,但是沒做到,那它們就是宣告你將失去美好東西的判決書。”
天道酬誠,是“誠”的回報!百浫嗣倒,手有余香”。投入種子,才會生出根芽;植下樹來,才會長出枝葉。同理,對人講誠信,才會收獲他人的誠信與回報。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個農夫不小心把斧頭掉進了河里,坐在河邊傷心地哭起來。財神路過此處,幫他打撈出一把金斧頭,農夫搖頭說:“這不是我的斧頭。”財神繼續(xù)打撈,一會兒又撈出一把銀斧頭,農夫又搖了搖頭。最后,財神打撈出一把鐵斧頭,農夫高興地說:“這才是我的斧頭!必斏裼X得這個農夫很誠實,就把金斧頭和銀斧頭一并送給了他。一個很貪心的人聞知后也模仿這個農夫,并一口咬定金斧頭是他掉的,結果連自己的鐵斧頭也失去了。這則寓言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只有誠實的人,才能得到好的回報。
天道酬誠,是人心所向。誠實之人,人皆敬之。希望誠實的人能得到好的回報,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共識。雖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因“誠”吃了些虧,有些人因“詐”得了些利,但人們心里有桿秤,希望誠實守信成為社會的“顯規(guī)則”。君不見:每當社會或個體遇到天災之時,無數(shù)顆真誠的心總是緊緊地連在一起,展現(xiàn)出人性之美;每當出現(xiàn)影響較大的人禍之際,公眾輿論和新聞媒體總是迅速地揚善抨惡、褒優(yōu)貶劣,展示了正義的力量。因而,天道酬誠的道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有深厚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的。
江河奔騰,泥沙俱下。當前的“誠信危機”對社會價值觀形成了嚴峻挑戰(zhàn)。但只要我們都對講誠信者懷有崇敬之意、效法之心,誠信就會逐漸成為一種風尚,社會就一定能更加誠信起來。這需要我們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胸襟與眼光,需要我們堅守“天道酬誠”這個人間正道。
相關推薦: